《WhispersfromEcstasyatMidnight原始版》
中新网北京8月6日电 (记者 李纯)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6日在北京举行“时令节气与健康”新闻发布会。谈及如何科学防蚊灭蚊,江西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主任医师丁晟在发布会上表示,生活中要科学防蚊灭蚊,多管齐下做到“防灭结合”。
丁晟表示,不同的蚊种可以传播不同的疾病。比如,伊蚊可以传播登革热、基孔肯雅热、寨卡病毒病和黄热病等疾病;按蚊是疟疾的传播媒介;库蚊可以引发流行性乙型脑炎、西尼罗河热、圣路易斯脑炎的传播;各蚊种还可引起丝虫病的传播。
“生活中要科学防蚊灭蚊,多管齐下做到‘防灭结合’。”这位专家说。
丁晟介绍说,防蚊措施包括,户外活动穿浅色长袖衣裤,涂抹驱蚊剂,儿童驱蚊剂要选择含量低的产品,孕妇要慎用。避免在黄昏至清早蚊虫出没高峰期进入草丛、湿地;室内要安装纱窗纱门,使用蚊帐,同时清除家中的积水容器,像蓄水池、水井等要加盖密封,以阻断蚊虫产卵孳生。
丁晟表示,灭蚊通常使用杀虫气雾剂、电热灭蚊液或灭蚊片,电蚊拍、灭蚊灯和传统的蚊香,要购买使用正规的产品。杀虫气雾剂要对准容易藏蚊的地方,比如门后、窗帘后、床底下、墙角这些部位快速喷射,喷后要关闭门窗30分钟,通风1小时后才能进入。喷射时注意避开食物、餐具、火源和电源。电热灭蚊液或灭蚊片在睡前1到2个小时插上电源,关闭门窗熏杀,人要离开,睡觉时保持通风。电蚊拍、灭蚊灯要按产品说明使用。用传统蚊香灭蚊要注意防火。对于孕妇、婴幼儿,建议以防蚊措施为主。
丁晟还指出,社区、单位、公共场所等要经常性开展爱国卫生运动,发动群众,清理整治环境,及时处理垃圾,对蚊虫孳生地采取消杀措施,创造和保持健康的生活环境。(完) 【编辑:李润泽】

香港中文大学今年7月宣布展开香港首个“长新冠”大型研究,希望在3个月时间内接触一万名及以上曾经感染过新冠病毒的香港市民,通过问卷调查新冠康复者出现后遗症的情况。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院长、肠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主任陈家亮告诉深圳卫视驻港记者丘倩怡,他的团队此前做的前期研究已经发现“长新冠”问题在香港市民里普遍存在,但仍然需要大型研究才有足够数据告诉广大市民,究竟“长新冠”在香港地区乃至亚太地区的问题有多严重。《WhispersfromEcstasyatMidnight原始版》 万百安是美国瓦萨学院哲学教授,同时是中国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客座教授。他曾出版10本关于中国哲学和比较哲学的书籍,包括《中国古典哲学导论》《中国哲学解读:从汉朝至20世纪》《中国古典哲学解读》等。他的多部着作和文章已被翻译成阿拉伯语、汉语、丹麦语、爱沙尼亚语、波斯语、德语、韩语、葡萄牙语、西班牙语和土耳其语。